【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】强化“适当性”原则 引导广大金融消费者理性投资
以案说险
临近退休的张先生为了将来的生活有保障,想购买一份银保年金产品,他选择了某银行的年金保险产品,保险期间20年,从第8年开始可以领取生存保险金,缴费期间10年,年缴保费10万元。
?
银行理财经理根据银行保险机构适当性管理要求,对其进行了风险承受能力测评,认真分析了张先生的家庭情况后,提出了“缴费期间修改为5年”的建议。
?
其理由主要有二条:一是张先生虽然目前缴费能力没有任何问题,但两年后退休,年收入将明显下降,持续缴费压力较大;二是张先生的儿子尚未结婚,未来几年存在家庭大笔开销的可能。一旦无力缴费,保单停效,将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。
?
张先生认真思考后,觉得这个产品是自己需要的,调整后的投保计划更适合自己,他对理财经理负责的态度和专业建议表示感谢。最终张先生修改了投保计划,完成了投保。
案例中,张先生最初的投保计划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年龄、持续缴费能力、家庭情况等因素,选择了10年缴费,较长的缴费期间并不适合年长消费者。最终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,实现了“将合适的产品通过合适的渠道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”。
?
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,消费者适当性管理对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,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,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关注消费者“适当性”,这些金融消保小贴士你需要知道~
01 明确自身权益
金融消费者应充分了解知情权、选择权、公平交易权等核心权益,确保在金融服务中不受侵害。
02 选择正规机构
选择有资质、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,远离非法金融活动,要积极配合销售机构进行消费者风险认知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,如实回答问题,正确评估个人风险等级。
03 审慎决策
在签订金融合同前,仔细阅读条款,特别注意费用、风险等关键信息。
04 信息保护
妥善保管个人信息,避免泄露给非授权方,确保账户安全。
05 积极维权
一旦权益受损,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权,包括向金融机构投诉、向监管部门反映等。
06 关注监管动态
金融消费者应定期了解国家和地方金融监管政策,掌握最新法规,以防范不法金融活动,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