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案说险:谨防“低息”贷款
近年来,一些不法中介打着低息贷款的旗号,诱导消费者贷款,通过提供虚假用款材料、虚假证件及高利过桥贷款的套路与陷阱,不仅扰乱正常金融秩序,而且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一、典型案例
李先生接到电话,对方自称是某贷款公司,告知他可办理低息贷款。该公司为李先生伪造了离婚证、购销合同、收款信息等,在某贷款平台获得一笔10年期85万元的经营贷款。该笔贷款被该公司指定转至某个人账户,贷款公司扣除各项费用达13万余元后,剩余资金转给李先生。事后,李先生家人发现其贷款,认为贷款公司违法收取高额费用,请求返还,无果。
二、不法中介套路
(一)包装身份
不法中介公司为取得信任,常租用高档写字楼办公,业务人员年轻化,有一定办理流程。
(二)电话营销
此类公司会雇用电话营销人员拨打电话,向客户推荐贷款产品。
(三)签订格式合同
待客户委托其办理时,不法中介会要求客户签订公司制定的格式合同,合同内容一般较复杂、晦涩难懂,以此隐瞒高额费率及违约金等条款,侵犯消费者知情权、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利。
(四)扣收高额手续费
中介会提供虚假用款账户信息以便控制贷款资金,后以中介手续费为由扣收高额费用,比例达5%-20%,甚至更高。
三、防范指南
(一)学习金融知识,提高风险防范意识
加强金融与法律知识学习,不断提升识别不法中介常见套路的能力,提高防范风险意识,不让不法中介有可乘之机。
(二)办贷款找正规金融机构办理
如日常工作生活需要办理贷款,请找正规金融机构办理。对于小微企业、个人生产经营等资金需求,银行均已推出优惠产品。
广东华兴银行提示您:办理贷款找银行,不要轻信所谓低息贷款。谨防上当受骗!